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立德树人» 山高人为峰
山高人为峰
编辑:佚名   时间:2019-06-18  访问:

 

   山高人为峰

——记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第四届“全国师德标兵”获得者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华教授

     张华,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焊接博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为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院长。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中国焊接学会理事、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其科研成果获2002年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江西十大杰出青年”、“江西省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2004年被国家列入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5年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读书不忘忧国”。当张华同志还是清华大学一名学子时,便立志要刻苦学习,以便将来能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清华大学校园文化无声的浸染,在张华的心底深深地埋下了报效祖国的种子。工作之后,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更是他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立志科研,教书育人,勇攀科学高峰则是他报效祖国最好的形式了。在高校教师的岗位上,张华同志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华同志充分利用南昌大学多学科综合性优势,在全校组织了包括机械、物理、电子、自动化、材料等跨学科的科研队伍,经过多年努力,“机器人与焊接自动化”这一研究方向已处于国内研究的先进行列!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领先水平!
    张华同志积极开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以求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在温度场实时测量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在《中国科学》、《Science in China》(连续4篇)、《Welding Journal》等核心刊物上多次发表重要论文,并且被SCI收录5篇、EI收录24篇!
    张华同志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他主持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焊缝跟踪及熔透集成智能控制系统”,在胜利油田淄博制管有限公司的成功应用,彻底改变了螺旋管焊接生产长期处于人工监控状况,实现了制造过程自动化。他还主持完成了省科技重大招标项目——“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培训体系建设”,推进了江西省制造业向信息化方向的发展。
    机器人研究领域一直是国际上高、精、尖技术领域,张华同志敢于接受挑战,开展了特种机器人领域的研究。针对大型工件如造船、石化等行业焊接主要处于手工或者半机械化状况,他开展了爬行式智能弧焊机器人研究,并获得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解决了机器人爬行能力与灵活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2003年11月经过包括三位院士在内的国内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为我国在焊接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前,张华同志又在航空航天领域领导课题组开展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项目——“光纤智能金属结构熔焊快速制造技术基础研究”,同时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又承担省工业重大项目“水下焊接机器人系统”等课题的研究……
    作为机电工程学院的院长,学院的发展、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养都需要通盘考虑,反复权衡。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张华同志始终把团队精神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他深深的知道,二十一世纪将是合作的世纪!单枪匹马走天下,“独上高楼”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为了培养人才和科研团队,张华同志呕心泣血,费尽心思!
    在他的带领下,近几年来,学院贯彻他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坚持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思路,开展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多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途径和人才培养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充分利用了“江西省机器人与焊接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提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烈、具有团队意识”的国家栋梁的人才培养新目标,推动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他还坚持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办法,利用科研成果为本科生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这一切,张华同志主动牺牲了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甚至为了学院2006年的本科教学评估、新校区规划和搬迁,他主动放弃了难得申请到的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计划——在他的心目中,团队、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自2003年以来,张华同志先后指导了来自焊接、材料、机制、电子、自动化、物理等专业的50名本科生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指导博士生共14人(毕业3人),指导硕士生33人(毕业22人),指导在站博士后3人。张华同志指导的2位学生硕士论文分别在2001年和2003年获得江西省优秀硕士论文,他指导的学生在2004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者”杯创业大赛铜奖和2006年江西省大学生“挑战者”杯创业大赛银奖并推荐到全国参赛!所有这一切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润物无声”。张华同志每每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治学态度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每周举行的学术交流会,几个课题组轮流进行学术进展汇报,丝毫马虎不得!为了给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提高专业认识,张华同志在新校区为本科生开设了《焊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专题讲座,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同时每年送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师者”题中之义。在同事和学生眼里张华同志,不仅仅是一位领导,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在工作上、在生活上,他深切地关心着他身边的每一位同事、每一位学生。哪个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有困难,在从严要求的同时他尽其所能地关心着他们,对他们悉心指导,常常牺牲自己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光;听到哪个学生生活有困难,他慷慨解囊,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张华同志先后给研究生01级丁雪蕾、02级鄢国平、03级朱海滨等困难同学给予了生活补助,每次提及此事鄢国平总饱含热泪,感慨万千!
    张华同志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一直是在超负荷运行着的,他克服了来自工作、教学、科研和家庭各种的困难,锐意进取。以拓荒牛的姿态,在科研、教学和管理岗位上,“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以孺子牛的精神,向他的学生无私的奉献与付出。如果说那一系列的荣誉和成果成就了这位“牛”人,支撑了他在学术界的高度,他靠着勤奋与努力登上了高峰,那么这一切背后,早在青年时代就沁入骨髓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才真正的标示了他人格与精神的海拔,让他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看待一切,面对一切!展望一切!山高人为峰!

 


发表评论
南昌大学工会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225 传真:0791-83969225 E-mail:gh@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