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校务公开» 师德建设» 理论建设» 现代性语境下教师道德生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现代性语境下教师道德生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编辑:邓素瑶   时间:2019-06-18  访问:

 

现代性语境下教师道德生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邓素瑶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蜡烛”,这些对教师形象的经典描述,是社会对教师道德的要求和众多教师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而现代性社会却以世界祛魅、个人主义、价值多元、未来主义为主要特征,呈现出导致道德价值神圣性的丧失、师德价值的失落及与传统道德离散的生态现状。教师道德生态质量控制方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和落实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的重要反映。
    师德建设问题的明确提出始自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从“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师德问题的提出有着特定的时代语境,那就是现代化语境。
现代性语境下教师道德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现状
    在现代社会,教师的职业价值取向开始从对象化向内向性转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职业的一个经典描述。然而,现代性已经消解了这个信条存在的现实基础。教师职业无法在单一的奉献观的支撑下发展了,需要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现代竞争的压力强化了教师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职业道德的神圣性受到了身体和心理现实困境的冲击。
    所谓现代化就是世界性的以现代工业文明或信息文明替代传统农业文明,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在内的全面整合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表征是“集权化、官僚化、科学、国家主义、西方化、科技、工业化、都市化、机械化、物质主义等等”。教师中的“金钱至上主义”、“享乐主义”抬头,由此形成了师德问题,正如马克思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也就是说,师德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现象,实质上是一个现代化问题。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教师道德的生态环境是以师德为中心,对其发展和存在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也可称为“价值环境”)、文化环境及心理环境等环境因子间相互交叉渗透所形成。这些环境因子构成了对教师道德生态现状的影响。师德生态环境包括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学校之外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新闻媒体、企业及其他社会各界提供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及社会风气等。内部环境是指学校自身的环境,包括校园文化环境、教风和学风、学校决策者的教育理念、内部分配制度、师德评比标准、教师的素质、学生的水平等。外部环境是师德生成的重要条件,内部环境是影响一个教师道德水平的直接环境和关键因素。只有创造良好的内部与外部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唤起高校教师自觉意识、培养其内在信念、规约自己自觉履行教师职责,使教师有自觉的、高尚的道德需要。
教师道德生态质量控制方法
    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独特的现代语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师德失范问题,如何解决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道德生态质量问题,是进行教师道德生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的目标。因为生态系统中各种行为的产生会受到全局性的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体现出整体效应。教师道德生态质量控制的方法,包括自我控制、价值控制和环境控制这三个方面。
(一)自我控制:自我道德教育
    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想和具建设性的。人可以通过自我道德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这一诉求实现的基本环节就是“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即是主体本身运用理性与感性、逻辑与非逻辑的手段进行调适性的自主性控制方法。自我控制是一种“内控机制”的反映。所谓“内控机制”,是指社会中的人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和解释而达到的对人的自我理解,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意义指向和价值指向,始终监测、调节、控制着社会历史活动的向度、规模和实际进程。自我控制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和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的特点。它“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即是“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类教育在组织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和行政等各项管理实践活动中必须以人为中心”,“把人看成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中心和主旋律”。而道德的自我控制体现两项特征:第一,道德自觉;第二,道德自勉。自我控制是个体认识进化与实践发展的客观动因,即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社会认识主体之所以能对社会认识起促进作用,首先在于它具有自觉、自主、自控的特性。主体对于自身主体地位的自觉意识,是社会认识之所以可能的必要条件,是人在社会客体中寻找并确立主体的第一个认识论前提。自觉意识是社会历史主体的重要规定和重要职能之一。
    自我控制即是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培养教师的职业“良心”。教师能否实现师德自控则取决于教师内在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是否正确。教师的职业“良心”是师德自控的基本条件。教师具备师德“良心”以后,就能有效地实行道德的自我控制,独立地给自己规定道德义务,要求自己履行这些义务,并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为自己履行了应承担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而感到心安理得,否则就会遭到良心的谴责。只有具有了“良心”,才能实现道德自控,教师才会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为师原则,才会不为外物所动、淡泊名利、献身教育事业,才会自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怀,做到自育、自控、自律,才会不断地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师德建设的主体是教师个体。高校组织的一系列师德建设活动为师德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教师个体进行师德建设的外部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社会所要求的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个体的内在需求,即通过将师德内化使社会需求与教师个人的需求趋于一致。所谓内化是个体将外显转换为内隐,将“外显知识”转化为“内隐知识”的过程。外在的、显性的要求只有通过主体目的明确、行动自觉的培养,才能固化为自觉的行动。内化的动力来自于个体在与社会互动、互补、互进过程中将个体精神的、物质的、文化的需求与社会的政策导向、物质利益分配、社会评价等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内化的步骤是,首先由外在的要求传输给主体,经主体的消化理解变成内心的追求,然后个体以行动作用于外部。实现内化的条件有很多,大致看来有内化的标准适度、社会环境良好、主体自觉吸纳、主体能作用于外部并被社会肯定等方面。师德的养成即是一个自控的过程。师德自控就是教师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和教育,将社会约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将外在的约束和要求转化为自身道德品质的过程。高校教师的师德自控是指高校教师通过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形成对师德规范的自觉认同,激发起师德情感,形成师德意志,最终使师德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师德自控是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二)价值控制:道德价值评估
    价值控制是自我控制的外部延伸,是外部环境对生态个体进行控制的微观影响。价值控制是一种基于内源机制的反映。与“内控机制”有所不同,所谓“内源机制”,是指社会历史活动作为内在的人的目的和意图,体现着人的知、情、意的过程,其发生发展的源泉动力,在直接意义上,是通过人对社会的理解来实现的。价值控制基于研究主体的两大需求,一是事实功利需求。事实功利需求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对每一项社会认识和实践都包含一定的有用性、实用性,并谋求某种利益,达到某种功效的需求;二是价值审美需求。价值审美需求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在社会认识和实践时,追求合理、崇高、民主、公正、和谐的内在价值,使得主体产生美好、愉快的情感和态度的需求。因为,“追求和创造美好的未来图景、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理想世界,是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人对自我本质的追求和创造。”价值控制通过事实分析、目标设计、过程管理和价值评价等四个阶段对评价对象采用评估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现阶段教师的德性修养存在着正当与崇高的层次性区分,因此,教师道德体系理应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结构,鼓励先进、认肯正当、带动后进,是同一体系中并存的师德现状。“合道德性”与“合规律性”及“合目的性”是师德价值评估的内在要求。为此,在师德教育与管理中应坚持三个层次:道德理想,即运用道德倡议的形式激励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引导其高尚的职业行为,对教师道德起导向和激励作用;道德原则,即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形式指导教师正确的职业行为,对教师道德起方针原则和指导作用;道德规则,即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约束教师不良的职业行为,对教师道德起规范和约束作用。在师德建设中,应该在要求教师遵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向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迈进。所以,制定评价评估标准与方法应遵循以下四大原则:(1)评价评估系统结构的合理性。(2)评价评估客体内容的客观性。(3)评价评估活动过程的公正性。(4)评价评估主体价值的适时性。
(三)环境控制:制度伦理规范
    如果说价值控制是一种微观控制方法,强调的是社会环境对研究主体的价值定位,那么,环境控制则相对为具象概念,是政策性质的宏观调控。它是管理部门通过出台政策、法律规章制度以达到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环境控制主要通过伦理制度和制度伦理进行控制。在现实中,任何制度作为一种需要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都蕴涵着制度设计者对制度约束对象行为的一定的要求,体现着一定的道德理性,就使制度本身不可避免地具有“伦理”的特性,这就是“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包括师德发生的社会机制、主体化机制、道德评价机制、校园文化机制、制度法规机制、利益机制等诸子系统机制。作为制度伦理的主体,教师只有在自身权利义务对等的前提下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肯定并且逐渐强化制度所蕴涵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倾向。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倾向,必然能够得到制度体系范围内的普遍认可,从而更强化了制度规定行为所指向的道德要求。所以,加强制度伦理建设,使制度具有现代大学教师所必须遵从且也可以遵从的伦理性,必将促进现代高校师德的生成。学校管理部门为加强对师德管理和建设,必须是要求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师德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具有“约束性、强制性”的显著特征,其贯彻实施带有很强的刚性,讲求一味用权力制度来规范师德,必将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热情。邓小平同志曾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里讲的制度的好与不好,就包含着伦理道德的评价。而政策规章制度是否合情合理,是“环境控制”这一质量控制方法的关键要素。弘扬师德固然需要正面楷模的引导,但是更需要的是制度建设的支撑。
 
 
    结语
    教师道德生态质量,不仅受社会环境、教学评价制度、学校管理、教师教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大量研究证明,教师个人的道德素养、职业能力、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是职业道德失范形成的内在原因。因此,要推进师德建设,提高师德就必须进行现代性反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路、方法和机制,提高教师依法执教、以德治教的能力和水平,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为推动学校发展、教育振兴?婀?比俣??Ψ芏贰?/FONT>
(原文5147字 有删节)

发表评论
南昌大学工会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225 传真:0791-83969225 E-mail:gh@ncu.edu.cn